第174章.天南大山-《非战时特别行动小组》
第(1/3)页
大和神道会的源起,是来自于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期的那一段政治动荡。十九世纪中叶,日本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夹击,国家局势面临重大挑战,一场巨大的变革已是势不可免。
对内,德川幕府晚期面临前所未見的体制危机,特别是财政急遽恶化、通货膨胀日益失控、城市里大量无业流民流窜,以及农村土地兼并严重等问题,这些状况都导致德川幕府的威信下滑,眼看即将失去对局面的掌握。
另一方面,随着十八世纪中叶的皇国主张兴起,已经没落数百年的皇室声望逐渐抬升,不再像过去受到幕府的任意摆布;此外,一些原本就不受幕府节制的西南外藩如长州、萨摩、土佐与肥前等藩阀改革成功,政治经济实力大为增强,成为足以与德川幕府分庭抗礼的新兴势力。
于是在德川幕府末期,政治上已经逐渐从原来幕府绝对统治的一元政治体制,转变为在主权上,由皇室与幕府并立,在行政上,则是幕藩二元的体制。
对外,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后,西方列强陆续打破清廷的闭关政策,相继取得贸易与通商权力,连带的日本也遭遇到列强要求开放的压力,这也让日本一直以来坚持的锁国立场明显出現动摇。
到了一八五三年黑船事件爆发,美国海军舰队直接闯入江户湾,强迫德川幕府与之谈判,德川幕府无视当时皇室下达攘夷要求,径自与美国签订《日美神奈川条约》,同意向美国开放两个通商港口,并给予最惠国待遇,于是宣告了日本锁国政策的正式结束。
此后英法等西方列强相继与德川幕府订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这不但造成由尊皇派主导的舆论高度不满,与西方列强间的不平等贸易也加速社会经济的动荡,同时更与皇室间的关系急遽恶化,尊皇攘夷的对立一时甚嚣尘上,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王政复古。
于是,部分与列强有过交涉且具有维新意识的藩士们开始结成军事联盟,并尝试与天皇接触,各方共同达成倒幕主张,到了一八六七年,新继位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倒幕的密诏。
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了转移矛头,表明愿意将政权归还给天皇,但仍拒绝交出兵权与领地,并计划利用天皇重新掌政,在倒幕派皆对政务运作不熟悉时,派遣他的家臣进入政府,藉协助之名掌控政治。
正是因为如此,政府内倒幕派与德川派的斗争渐趋白热化。明治天皇在一八六八年宣布废除幕府,将一切权力重新收归手中;当倒幕派得知德川庆喜决定从大坂出兵向天皇发动进攻时,旋即派出以萨摩藩、长州藩成员为主力的军队,在京都附近展开激战。
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大和神道会于是诞生。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皇室安全,不至于受到德川幕府的武力威胁,同时也避免倒幕派的各地藩阀突然从天皇的手上夺权。
另一方面,维新之势已在所难免,为了确保日本能在天皇的带领之下顺利进行改革,大和神道会在台面下扛起所有脏活累活的重责大任,替天皇扫除一切在维新路上的障碍。
直到明治维新逐渐步入正轨,日本国势也日复一日的愈见强盛,不过二、三十年时间,日本便已跃身强国之列,并受到西方列强的认可,于此同时,大和神道会也随之功成身退。
尽管如此,大和神道会对皇室的支持仍是丝毫未减,只不过是换个形式及方法继续存在,尤其在立宪之后,内阁的强势地位逐渐来到不可一世的高峰,再加上大和神道会的背景与内阁又有着高度重迭,只好让大和神道会转为沉潜低调。
经过了数十年的鸭子划水,时间来到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件前夕,日本在占领了朝鲜半岛多年之后,终于将把魔爪继续向西延伸,于是,大和神道会又开始活络了起来。
做为一个长期汉化的国家,尽管日本曾在一些局部地区的小规模战争尝到甜头,同时在军事与综合国力上也保持着明显优势,但是在面对自己长期模仿效法的国家面前,日本仍不得不戒慎恐惧,毕竟要将几百万军队撒到四万万人生活的土地上,那可不仅仅是一桩豪赌,弄不好还得满盘皆输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大和神道会为了对天皇效忠,于是又再次重现江湖,尽管仍是一贯的低调沉潜,却已经一马当先的为皇室开拔到最前线去。
然而,当年那十一个大和神道会的青年,一开始却不是为了天河市的辜家老宅而来,而是为了一种神秘的解毒奇药,神农百灵丹。
众所周知,当年的日军极为热中生化武器的研发,在许多地方都设有细菌实验室,尤其当有了取之不竭的活体试验品后,更是毫无顾忌地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,不论是做为战场上的攻坚利器,或是监狱中的刑求工具,生化武器早已是日本侵略世界的核心战略之一。
只是自古以来,制毒的人最忌惮的就是解毒的人,日军既然视生化武器为常规武器,自然得确保它的效果一如预期,要达到这个目的,除了日以继夜的在人体上做着各种试验,更重要的就是确保这些生化武器无药可救。
日本的生化武器是是以西方生物学与化学为基础而发展,在临床的实验上,早已确认了西方医学在这些生化武器上的疗效有限,但是日军却对此依旧不敢掉以轻心,因为汉化已久的日本,向来知道在广大辽阔的东土之上,还有许多神秘奇效的汉药。
第(1/3)页